行业增长态势良好国家标准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组图)

   发布日期:2022-06-08 08:01: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40    评论:0    
核心提示: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能量饮料在中国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较快。即便在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仍与海外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我国能量饮料人均饮用量仅为英国、日本和美国的10%-20%,对标海外市场,我国能量饮料的未来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

行业增长趋势良好

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2015)直接用啤酒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熬煮饮用的,乙醇浓度(质量分数)不少于0.5%的制品。

从分类上来看,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碳酸饮品、特殊种类啤酒、茶食品等。

图表1:饮料分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大幅稳定下降、居民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及下消费结构的更新,我国饮料市场展现出良好的下降态势。根据数据,我国包括包装饮用水、碳酸饮品浓缩牛奶、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食品、能量饮品、运动饮料及中国传统食品在内的饮品销售总额由2014年的4652.16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5785.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6%。

图表2:2014-2019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从产量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食品数量有所波动。2019年全国饮料销量17763.48万吨,同比下降7%。

图表3:2014-2019年中国饮料产量(单位:万吨)

人口大省饮料产销规模更大

基于经济发展水准、人口数量和消费理念的差别,我国饮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制造、消费水准存在较大差别。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地区食品的制造、消费水准超过其它地区。以广州省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湖北省食品制造量占全球饮料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38%饮料包装行业,由于食品产业有经济物流半径,生产基地一般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深圳常住人口占比仅7.51%,可以合理判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准不断提高、消费渠道延伸和思想的变革,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渐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图表4:2019年中国饮料产量TOP10省(区、市)(单位:万吨)

包装饮用水为最大细分市场

随着我国民众消费水准的不断增加和消费习惯的差异,消费者对食品的意愿展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促使我国食品产品种类、口味逐渐丰富,各细分领域的演进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食品行业基本以碳酸饮品、包装饮用水为主;21世纪初,茶食品、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品等特殊功能食品、咖啡饮品、风味食品等展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仍旧以来,中国食品行业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食品和碳酸饮品为主,2019年两者占全球饮料销售额的总量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品也已变成啤酒市场的重要构成个别,2019年两者占全球饮料销售额的总量分别为15.60%、7.92%。

图表5:2019年中国各类饮料销售额占比(单位:%)

随着我国民众消费水准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渐提高,各细分种类饮料中,能量饮品、即饮果汁、包装饮用水和中国传统食品表现出超越市场的迅速下降,其中能量饮料在2014年至2019年之后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牌之一。

图表6:2014-2019年中国各类饮料销售额复合增速(单位:%)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系统演进逐渐,中国饮料市场明显展现出渠道多样化发展的特点,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食品占比有所提高,但仍以线下门店销售为主要经销渠道。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2019年,我国各种食品的线下店铺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90%以上。

图表7:2019年中国饮料行业各渠道销量占比(单位:%)

能量饮料行业增长较快

能量饮料在美国市场仍然起步较晚,但下降速率较快。2019年,我国能量饮料行业销售总数额为427.75亿。2014年至2019年能量饮料非现场消费的销售总额复合增长为15.02%饮料包装行业,是饮料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牌之一。

图表8:2014-2019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额(单位:亿元)

国内能量饮料行业起步晚,能量啤酒的人均消费水准仍明显下降,成长空间广阔。根据数据,2017年美国大陆功能食品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总额为6.2港元,人均消费总额不足日本台湾地区的50%,与法国、日本和中国差距更大。

图表9: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功能饮料人均饮用量及消费金额(单位:升,美元)

随着能量饮料行业的兴起,较高的毛利率也引来了很多参加者。近年来,部分老牌企业相继推行了新型能量饮料产品,如统一旗下的够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激活源等,但这些产品在中国的销量较小。

图表10:2019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单位:%)

虽然在稳步高下降的状况下,我国的能量饮料行业规模仍与国外发达地区有一定差异,我国能量饮品人均食用量仅为台湾、日本和中国的10%-20%,对标海外行业,我国能量饮料的今后需求仍有巨大的空间。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饮料市场产销需求与投资预估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行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新城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标签: 消费水平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