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看老师的水平——高三二轮复习重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3-03-31 09:08: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95    评论:0    
核心提示:科学备考,重视把握规律和趋势,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确保复习与高考对路。一轮的时候所复习的是一个一个,二轮的时候,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就需要被串成线,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掌握和理解,从而能够更灵活、更有效的利用知识点来作答高考题。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_包装机械复习资料_复习迎考黑板报资料

二轮复习看老师的水平——高三二轮复习重点工作

1.把巩固基础知识、基本原则、基本技能、基本认知习惯放在首位。以全面认真的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努力使学生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掩盖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近年高考命题三方向:重视基础,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多拿分。(学生最大的难题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2.着重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精评。“讲”,突出基础和重点;“练”,做到精要;避免题海战术;“评”,教会学生解题的模式和技巧。

二轮复习弹性很大,让学员看书是一节课,全堂考练是一节课,讲练结合是一节课,备课充分不充分都能上课。但不同的方法,效果绝对不同。我们需要推进教学常规:

①结合班级的详细学情,提前预设、思考“一节课干什么、解决什么难题”等,避免轻易性。(高效/实效,汗水/智慧)

②上课做到严谨、高效,构建学习中心性教学,“讲哪些不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等,都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尊重教师的生理、心理规律,尊重学习规律,以师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课堂,确保师生实现“课课有得、课课有想、课课有悟”。

③加强集体备课,把好练习关。训练选择的题目要确保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灵活性,决不允许出现不加筛选地搬用现成资料的做法。各备课组需要对复习资料进行融合处理,要提高外地试题的搜集、整理、思考、重组,组内老师分工负责,老师跳进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从练习中无法不断累积应考经验和技能。

练习过难,浪费时间,影响信心;过浅,没有激情,毫无作用;过多,忙于应付,抄袭不做。

要避免练习题量,增加思考时间。不做则已,做必到位,泛泛而做,不如不做。

优秀试题标准:“一新二有三不”

【新颖】在考题中要导致陈题发生,这是首当其冲的要求。

【有味】一道好的考题,往往揭示或考查一系列规律,设计巧妙。有味并不意味着该题转了几个弯,因此有味与难度无关。

【有坡】若是非选择题,所设定的几个难题需要有坡度,做到有易有难,从而减少区分度。

【不偏】一道考题考查的应是课本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高中可能考的内容。

【不怪】怪和独特有时较难区分,某些试题,形式上与众不同或设问方式十分特殊,但高考不可能以该方式发生,就应定为怪。

【不难】这里的不难是指不过难,也就是不能达到高考同类试题的难度标准,否则即使味道十足,但锻炼及考试价值却大打折扣。

3.更加加强学情调查。二轮复习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查缺补漏,学生哪里缺,哪里漏,学生最有发言权。二轮复习要一直性的进行学科知识点把握状况调查问卷。

对答案式的讲评,课堂中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认知脱节、应变能力差。二轮复习更应加强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活动的乐趣是让学员参加解题活动,参与课堂过程。一轮复习教学生能否爬,二轮得放开让学生自己走、自己跑。老是扶着走,永远走不了!

4.继续强化高考试卷的探究。科学备考,重视掌握规律和趋势,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精确、科学、严密,确保复习与高考对路。

5.规范教师应试技巧,提升应试能力,不断练习和提升教师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解题上加强教师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规范);阅读、审题和描述上要实现文字语言和学科语言的自如转换,实现学生答题策略、方法的完善化、习惯化。

6.更加侧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七分知识,三分心态。继续利用班会、一封信、面谈交流等举措,加大情感投入,做好教师心理指导工作,实现知识能量与心理能量的最佳释放。

有人形象地把高考二轮复习比喻为内战的相持阶段,越是复习到艰苦阶段,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动大,而且状况复杂。七分知识,三分心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千方百计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复习心态。

做到“五多五少”: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上进心;多讲希望,少摆困难,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部分指导、谈心,少集体对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让教师总结、自我评判,少做主观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养成一颗健康心;多找教学指导上的缘由,少批评学生,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保持一颗平常心。注重意志磨练,攻克难关不仅必须有破题的灵感,还必须有良好的信念品质。教师要有观念地练习学生的信念力,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实现知识能量与心理能量的最佳释放。

7.继续加强个性化辅导,采取作业面批、晚自习、自习课做好踩线生弱科补救和边缘生转化工作。结合我校教师实际,弱课补救和边缘生转化重点放到一本踩线生和边缘生上,实现“尖子生拔尖而稳定,更多各批次‘边缘生’推进为‘上线生’”。

8.理综文综提升的空间更大,要加强数学文综的定时练习,实行联合办公,统一组织试题和阅卷。

9.更加剧视错题累积和错题本的使用。后期复习某种含义上来讲就是一场与“错题”斗争到底的比赛。

10.抓好艺术、体育类教师的管控和对于性教学,提高录取率,实现大面积丰收。

常言说,一轮复习看功夫(铺得到不到、砸得实不实、用功够不够),二轮复习看水平(看中考方向考点的掌握水平,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水平,看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的水平,看学生讲解、归纳、提升的水准,看检测、训练与高考是否对路的水平)。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中止是“气”,两者合出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胜败都取决于此。——戴尔·卡耐基。(本文来源于学科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删除。)

据悉,《中国考试》公布了2022年的中考命题导向,2022年高中将重点考察教师所学常识点和制造生活的实际应用。复习备考中应走出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误区,要真正含义上理解知识点及其应用,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第一部分《中国考试》部分摘要

一、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加强党史、新国内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统称“四史”)学习教育除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发扬红色基因、坚定学生梦想信念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课成为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时,既要符合学生学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要合乎社会、国家发展对观念政治课提出的客观要求。

在命制会考思想政治试题时,要在掌握“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基础上,以“四史”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必备常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启示:在教学中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时,要把提高学生的政治信任水平、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准、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重点。

关键词:高考;观念政治;“四史”学习教育;考教融合

二、对生态文明素质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对大学教育的必定要求。为贯彻这一规定,需要借助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教促学。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行探讨发现,通过修改试题情境,可以鼓励教师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产生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启示:在意识层面,坚持立德育才,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在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推动,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原则层面,构建协同机理,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关键词:高考;观念政治;生态文明素质;考教融合

第二部分2022年高考前瞻

一、2022年高考考察重点

1.日常内容融合到考题中

2022年高中试题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题目中。比如,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疫情防治等热点问题很易于入题。这应是推动考试招生政策变革给我们的启示。

2.热点素材(2021-2022)

(1)全球建党100周年(日本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2)神州十二、十三号载人飞船

(3)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4)生态文明、双碳政策

(5)2020国家科学科技奖励年会、2021年诺贝尔奖、

(6)综合改革、教育“双减”政策

(7)袁隆平先生的创造与精神

(8)共同富裕的规划

(9)优秀影视剧及创作、《长津湖》《功勋》

(10)国家统一

......

二、2022年高考命题6大要求

1.试题设计不超过《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机制和表明》和教材要求。

2.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确立,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借喻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形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

3.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备合理的覆盖和比重,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试题应具备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别度和适度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5.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体现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构架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认知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三、2022年高考命题10项原则

1.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

物理数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制要求,落点很低。

要求考生:懂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应用。

2.弘扬时代精神

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高考命题应反映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表现美国传统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难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方法。

3.学过的知识点都可能被考到

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置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大纲补充的题型要选取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4.同一考点变化考

考查基础,变换场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征。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题型知识,今年这情境包装机械复习资料,明年那情境,今年这么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变革,常考常新。

5.出题多从研究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出题

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高考也要加强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减少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另类的视角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时尚品位和变革观念,鼓励有独到看法、有观念水平、有变革精神的答案。

6.考察思维,解题容易

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高考为了确保选拔功能,试题需要具备良好的辨别度。较难的考题,考生通常入题较易,之后会看到解题的方式太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能够走到底。

7.思维穿透力考察考生

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试题通常从非常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层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难题。这实际上是对认知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不仅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必须较大的认知量去穿透表层,触及本质。

8.课外和教学结合考察

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题型知识都是必考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认知,高考试卷就是考查学生的认知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式,进而展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9.考查知识的“应用性

掌握理论,学甚至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卷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常识解决难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地理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密切联系制造生活实际和科学科技演进,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备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10.以生考熟

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量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原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平等。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疑问情境考查熟悉的常识,大家都没见到、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素养,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第三部分复习备考

一、清楚高考命题日渐灵活趋势

此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学校录取工作的通知》中提及:高考命题要秉持立德育才,加强对教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鼓励。要改进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切实导向作用,引导下降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缓解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修改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如果还是根据以前的专心苦读、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来备战2022年高考,且在认知上一直是不擅长变通,显然是不现实的了。另外,2022年高考一直是没有对应的考试大纲的。教育部在此前公布的通告中就曾确立:自2020年起,不再建立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全国统一考试考纲,考生如需了解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可采用2019版《考试大纲》。也就是说包装机械复习资料,无论是建立高考综合改革的各省,或者是沿用旧高考模式的各省,唯一可参照的仅有2019版的考试大纲。这也意味着,备考范围相对较大。

二、读懂命题人出题目的

日常考试中要加强揣摩命题人的想法,每次考后要仔细思考总结。

1.当时我的想法是哪个?为什么后来没有想起?那时为什么会做错?能否属于自己的知识盲区?

2.这道题考了一些什么知识点?这种知识点是如何关联上的?后来我为什么没有想起那些知识点?

3.老师的想法我能否听懂?以后见到类似的题目我能否还会做错?

4.命题人为什么会出这种的题?目的是哪个?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南充市一中政治任仔东名师工作室”,相关权益归原作者和出处,仅作分享学习,在此谢谢,转载请注明,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包装机械复习资料_复习迎考黑板报资料_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于文综三科来说,二轮复习其实是一个化零为整、专项总结的过程。一轮的之后所复习的是一个一个,二轮的之后,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就必须被串成线,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把握和理解,从而无法更灵活、更有效的借助知识点来作答高考题。

与一轮复习注重面面俱到、需要死抠各个知识点的细节不同;二轮讲究的是知识串联。所以重点是把那个在你大脑中非常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个常识框架,并且把握如何利用。

文综的二轮复习还有一件事情是需要注意的:随着高考的临近,夯实基础倘若重要,但是解题方法的把握更是必不可少

知识点都背了,也串起来了,但是完全不会利用,某一类题型:比如说历史的小论文题,完全没有个答题的想法,那是万万不行的!

如何把握特定题型的审题技巧?

第一大方法,自己在做题的之后就注意不断总结!

相信都早已走到二轮复习了的你,一定已经阅尽了万千试题。但是!做题不是终点!总结才是目的!

碰到同类型题再也不会做错,才是真正的掌握。

政治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的特征在于,经过了一轮复习以后我们针对所有的教材知识都有了或模糊或清晰的印象,甚至勤奋的朋友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背下来了。比如说,什么是通货膨胀啊,消费的制约因素有什么啊,财政的作用是几点啊,市场经济有什么问题啊,宏观调控有哪些方法啊,张口就来。但是你要让他说起来很多常识点进入课本具体哪些位置,属于“转模式”还是“调结构”,都有哪些联系,在高考中都是如何考察的,什么样的题才能考到这种知识点,就一问三不知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轮复习中也是回顾了知识点原本,却没有加强它的框架,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该如何掩盖某些缺陷呢?

不管是二轮复习还是之后的四轮复习,都要重回课本,必须回到课本。怎么回归?二轮的重回和两轮的回归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下面一出来来听听如何回归课本:

1.复习框架

我们二轮复习的回归课本,首先说说复习框架。

例子子来说,比如《生活与美学》,我们想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那个单元?属于哪个主义?探索真理的经历是唯物论?了解论?还是辩证法?“意识的作用”有什么?想不起来的话,就表明框架混乱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有几个单元,标题分别是哪个,每个单元有几课,每一章节顶部有一个红色的框题,还有白色字体的标题,分几层,都是哪个。我们可以找一张大纸,把今天说的这种框架写下来,一本书一张纸。每天整理起来一些,把结构弄清,这很重要。

写好之后,怎么用它来复习呢?比如发现“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下面分为几个大点?每一点具体分为几个小点?我们看到自己的那张大纸,去认真回忆。实在想不出来的之后,就去课本上找回来,及时补漏洞。如果做题的之后发现一个知识点,也要去想一想,这个知识点在我那张大纸上的哪个位置?这样,慢慢地培养起自己制定框架意识的习惯,每天记住一两个大框架,不出两个月,我们就可以构建起一个特别完整的常识框架机制了。

2.建立联系

如何建立起这个联系?如何能够对整本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首先,我们要把课本知识拆分为“是哪个”、“为什么”、“怎么办”三种,稍微有一些物理功底的教师必须能从书本字面含义看起来,不过这个也必须经常的积累。

后来,我们要去总结。比如说,消费者能做的有什么,企业以及经营者要做的有什么,做法类的整理起来。然后是含义类,然后是起因类。要自己亲自去总结,才能更有印象。

为什么要整理这个呢?假设一道题让你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政府该如何去做一件事,你整理好了之后,就可以在脑子里想起一下,整本书涉及政府该如何做的有什么:第1课,有对通货膨胀和汇率的控制;第2课,有稳定物价;第3课,促进消费;第4课,发展制造力和秉持完善基本经济政策;第5课,有推动就业的举措;第7课,促进分配公平;第8课,有发挥财政的作用,税目和税率的出台;第9课,有行业秩序和宏观调控;第10课,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也就是说,老师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复习的角度,要做到复习以后脑子里要清晰地了解每一课有哪些知识,才能逐渐判断这个常识和考题的审题有没有关系,才不会遗漏知识点使得失分。

 
标签: 高考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