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司马迁包装出的小人而已,死有余辜

   发布日期:2024-03-03 01:50: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4    评论:0    

司马迁《史记》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后世对于韩信所有了解都是依据《史记》而来,最终越传越失真,越信越跑偏。

譬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和韩信没有半毛钱关系,全程是刘邦指挥的。

西汉对韩信综合评述时并没有灭赵这一条,因为灭赵战役是刘邦指挥的,韩信不过是配合作战,但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只字不提刘邦,反而成了韩信的功劳了?

咱们想想,彭城之战项羽3万人马击败了刘邦56万大军,当时韩信,张良,萧何,陈平都在,怎么没有制定出什么奇谋呢?是事实吧?

韩信只是刘邦宏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这是最本质的问题。

韩信出兵攻赵时,曾向刘邦提出战略计划:

"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与荥阳"

但在灭赵中,刘邦用的是秦灭赵的旧策,刘邦的主力出河内,韩信偏师出井陉。

看这段话:

"信武侯靳歙,随邦河内,击赵将贲郝军,破之,得骑将两人。攻安阳以东,下七县,得司马二人。攻邯郸,下平阳,降邯郸郡六县,斩首相。击楚道,起荥阳,至襄邑。"

灭赵谁打的?从河内一直到邯郸都是刘邦打的,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汉高祖本纪》中只字不提,竟然将其变成了吹捧韩信的素材。

井陉之战是灭赵最重要一场战争,8个月时间里韩信干嘛?《史记》说:

"楚数使,骑兵渡河击赵,韩信往来救赵。"

笑死人了,整整8个月号称军事奇才的韩信竟被楚国的小股骑兵牵制,以至于刘邦和项羽在拉锯时没有派一个兵过来帮忙?这显然不符合常理,事实是韩信在座山观虎斗!刘邦的心里比谁都苦,比谁都明白,韩信是个白眼狼。

灭赵后燕国也降了,按最初计划,刘邦牵制项羽主力时,韩信应该向项羽右翼作战略机动,合围楚军,但由于韩信暗兵不动,导致刘邦被项羽揍的落花流水。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仅说刘邦被打得很狼狈,然后夺取了韩信的部队才重整旗鼓。

真是笑话,所有部队都是刘邦的,韩信不过是指挥者而已,韩信有部队吗?需要夺取吗?就像老板和执行经理一样,我收回人事权还需要夺取吗?

主子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揍得哭爹喊娘时韩信在几十公里外观战,按兵不动,这是死罪一。

再看攻齐,有了这次教训后刘邦心里开始提防韩信,北上修武拿下韩信兵权后,命其攻齐时,刘邦把自己主力精锐几乎都配备给了韩信,如曹参、灌婴、丁复、蔡寅、冷耳、柴武、王周等都是能征惯战的嫡系大将。

刘邦如此做的目地一是不放心,二则怕韩信没有这个能力拿下齐国,三是战场主动权此时已经移位到刘邦手里,正面项羽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

岂料,就在刘邦撕毁鸿沟协定向项羽发起攻击后又被打的落花流水……此时,韩信已靠刘邦主力部队拿下齐国,却依旧没有回师配合刘邦对项羽展开合围,而是回信:

"齐伪诈多变,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刘邦肺要气炸了,你用我的人打下了齐国,在我兵败时不过来帮忙不说竟还邀功请赏,赤裸裸威胁要当齐王,否则不出兵。

哪个老板受得了这样的属下?但当时真没办法。因此,刘邦听取肖和、陈平之见封韩信为齐王,这才换取韩信出兵,对项羽发起最后的垓下之战,这是韩信第二宗死罪。

复盘整个楚汉之战的过程,从韩信带兵打下魏国和代国,又配合刘邦拿下了赵国,之后就很少露面了,在刘邦和项羽正面对决中起到作用没有那么大。

韩信拿下齐国,是汉军优势兵力平推的结果,属于无悬念战斗;另一个所谓韩信经典战役--潍水战役,半渡而击!对整个战局的走向也没有刘邦的汜水战役那么大。

司马迁为什么拒绝肯定刘邦的战绩?是受完宫刑后心理残缺导致,如最初拒绝给卫青、霍去病做传一样,同情弱者,美化失败者,是司马迁著史时无法跨过的情绪障碍,过度的情感枷锁导致历史真相遭到了篡改。

楚汉之战中,韩信到底有多大功劳?神乎奇迹的用兵又体现在哪里?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有没有他都一样,刘邦是凭着自己能力完成的逆势翻盘。

《史记》对历史的篡改下,大多人把刘邦误解了,认为其不过是市井出身的亭长而已。

根据多部正史记载,刘邦的军事才华几乎可以与曹操媲美,对手项羽也称得上是真正军神,一生70余战,只败过该下一次,这个战绩远比韩信高明的多。

楚汉之战到了汉3年时,实际上胜负已分,刘邦只是没有能力对项羽发动最后的一击,但有没有韩信已无关紧要。灭掉最强大的对手后,刘邦立即将韩信的齐王改封楚王,韩信想起兵造反,又犹豫不决:"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斩昧献上,上必喜,无患。"

此时的韩信犹豫不决,想反又不想反,最后为了表真心又把不多的好友钟离昧杀了,提着朋友人头去见刘邦,结果当场被拿下……这种政治水平,怎配当刘邦的对手?

在要不要杀韩信这件事上,刘邦一直在犹豫,但已错过了最佳时机,偏偏韩信又勾结陈豨,真走上了谋反之路,这是第3宗死罪,只不过再也不会有第4次机会了。

读书要辩证地读,如毛主席所言:"看书要批判得看,思考的看,不能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这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基础逻辑吧。

参考资料:《万嘉: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