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中国最早的陶器包装容器是啥时候出现的?

   发布日期:2024-03-19 07:38:3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3    评论:0    

陶器的产生,是原始人类造型观念和艺术设计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材料上,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从黏土到陶器,并不像原始木器、石器、骨器那样仅仅是通过加工技术来改变其外形,而是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意识上,原始陶器在造型、纹样、色彩等方面都经历了仿生、象形、写实表现到抽象化的过程;工艺上,从最初的捏塑手工泥条盘筑法发展到轮制法,制作工艺日趋精巧。这些有力地证明了陶质包装容器的产生是原始人类造型观念和艺术设计能力的提升,是包装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原始社会初期阶段,人类在极度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以采集野果、集体捕猎图舞蹈纹彩陶盆为生。为了将从各处采集的食物、野果和捕获的猎物带回居住地,他们就地取材,或用植物叶子、兽皮包裹,或用藤条、植物纤维捆扎,有时候还用果壳、竹筒、葫芦、兽角等盛装。这类包装方式保存时间短、携带不便,只适于短距离运输。
一次偶然的机会人类学会了用火,并发现黏土和水混合后,具有较好的黏性和可塑性,而且干后可定型,经火焙烧后可变得坚硬,不易破碎且不透水,陶质包装容器便应运而生 。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掌握了灵活运用和控制烧制陶质包装容器的火候和室温等技术。随着社会对包装容器的需求迅速增加,生产技术日益提高,不仅出现了烧制陶质包装容器的专门作坊,而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了较明确的内部分工,各种造型和不同用途的陶质包装大量出现。另外,施釉技术的掌握,使陶质包装容器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高。此后,陶质包装容器得到了全面发展,造型丰富多彩,用途广泛,如盛装音、丹、丸、药品及盐渍食品的陶质包装容器随处可见。直至东汉晚期,成功烧制的瓷器逐渐取代了陶质包装的地位。
时至今日,以陶作为容器的包装仍然广泛应用于酒类、食品类等领域中。就其基本手工制作而言,运用较广的为"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这两种方法。

【相关链接】

(1) “泥条盘筑法”
最早的陶质包装器物都是原始先民用手捏塑成的,后来他们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就是泥条盘筑法。这种制陶工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比较盛行。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先把和好的泥料揉搓成泥条,然后由下向上盘筑垒起成型,最后把里外抹平,陶器的雏形就完成了。
(2) “轮制法”
轮制法是继泥条盘筑法后,原始先民发明的另一种重要的制陶方法,它分为慢轮和快轮两种。为了避免盘筑法做出来的陶质包装器型不规整和器壁上有指纹的现象,人们发明了陶轮来修整陶蚽,即将泥料放在陶车上,利用陶轮的旋转,用双手将泥料拉成容器蚽体。用此法制作出来的陶质包装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一些地区已经采用了这种方法制陶。如龙山文化的黑陶,多是轮制的产物。轮制法的发明,是制陶工艺的一大进步。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