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材料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逾

   发布日期:2022-07-29 08:00: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05    评论:0    
核心提示:由于塑料在包装领域中的用量非常大,其中不少对于塑料包装回收的法规附着于处理包装废弃物制度之中。收集所得的塑料瓶,在工厂分类压碎以后,再制成纤维制品以及衣架、垃圾箱等。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其中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明确规定应当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在自然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

各国塑料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综述众所周知,塑料包装材料因为质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同时便于多元、多层复合,制得适应性强的多用途包装材料,特别是在花费资源、节约能量方面与特色包装非常,具有较大的行业竞争力,从而在包装行业广受追捧,因此近十多年来,无论是塑料软包装,还是金属瓶等硬质容器一直维持持续演进的趋势。市场实践表明,塑料包装材料的大幅、稳步下降和被广泛应用是时代进步的表征。同时也说明,由于包装等一次性金属材料和食品不易回收再运用,而又较难在环境中自然降解,其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并且伤害也不容小觑。1世界日本城镇固体废弃物状况至今中国都遭受着严峻的环境难题,水污染、臭氧层的消耗、空气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及因为中国人口大幅下降而导致的农业耕地的过渡使用等,对人类生存环境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在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制造和处理的管理也都被视为管控环境难题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演进和他们生活水准的日渐增加,MSW也逐渐快速下降。据报道,美国今年产生的MSW量约为,人均产生量约636kg;美国成员国去年大约形成,(不含商业垃圾),英国垃圾年处理量,日本。

各国的人均垃圾排放量在400~600kg之间,如欧洲450kg。我国仅城市的固体废弃物清运量达,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400kg。2塑料包装材料面临环境难题的挑战现在全球塑料年产值已逾,其用途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其人们文化、物质生活等各个领域。它已和煤炭、木材、水泥并列作为材料领域的四大支柱行业。塑料的演进的确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不仅填补了部份特色料质和量之不足,而且已变成这种部门科技进步不可欠缺的材料。今后塑料仍将大幅发展,在将来经济发展中仍将起着十分有效的系统作用,但其在发展中,特别是塑料包装材料都会遭遇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塑料应用中的环境难题。目前英美工业发达国家的MSW中,塑料废弃物所占重量比在逐年下降,有的国家已高达10%或以上,而重量比则达30%左右牛奶塑料包装材料,在中国范围MSW的总数中,约有1/2~1/3为包装废弃物,如美国包装废弃物占29.3%,非包装废弃物70.7%,其中金属废弃物分别占4.1%和5.5%,日本约占40%,欧盟英国约占40~70%,我国30~40%。据报道,世界金属废弃物每年高达以上。

其中比较部分为包装和农用领域的一次性产品,如包装膜(袋)、中空容器、餐饮具、垃圾袋、地膜等,这些产品属于金属“短寿命”应用范畴,一般1~3个月,有的半年,最长也一年左右,大多随同生活垃圾进入MSW处理系统,有的则被轻易丢弃。由于这种废弃物量大、分散、脏乱,不易收集再生利用,而且其原料大个别为聚烯烃,属惰性材料,对微物理极不敏感,因此很难在环境中化学降解,它们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生态平衡破坏日趋严重,从而受到和公众的非议。对此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相关法规,对这些用后不能自行降解或不易回收利用的一次性金属产品进行限用、禁用、强制收集和建立回收利用指标、收取排污费或课以高税等,这些规章的制定对金属包装材料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威胁。近十多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了有关环保法规,对这些不易回收利用或在自然环境中较难降解的橡胶材料和食品,实施局部停用、限用、强制收集以及缴纳污染费等举措。由于塑料在包装领域中的用量相当大,其中不少针对金属包装回收的法规附着于处理包装废弃物体系之中。2.1德国德国在回收金属包装废弃物方面的法规是全全球最为加强的,其管控态度十分明晰:首先是“避免造成”,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

1990年6月,德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置法规——《包装废弃物的处置法令》。它要求对不可导致的一次性金属包装废弃物需要进行再运用或再循环,并强行性规定各企业承担回收责任,但也可委托回收公司取代完成。德国废弃物及回收机制(Dual),简称DSD,也称为绿点公司,就是按照该法令设立的专门从事废弃物回收的公司。该公司另设了DKR股份公司负责废弃金属包装的回收。1991年,德国公布《包装条例》,规定回收塑料中的60%必须是成为材料回收的,另外40%既可以材料回收,也可以填埋方式或能量回收方法。这一回收目标应该基于全国范围统计,经确认后的数据报告递交国家环境部门,完成了回收义务的工商企业即可免于部分税款。1995年,德国又发布《循环经济法和垃圾法》。在2001年,塑料包装回收率已达87%,大量金属废弃物被拿来焚烧,回收能量,一部份再生造粒,用于生产再生制品,如桶、门窗异型材、电缆和车辆架支撑件等。在《包装规定》中,曾实行严格的生活垃圾分类,其中要求消费者把金属袋或塑胶包装材料投入绿色垃圾桶以便回收。但现在,对于金属废弃物的法规有所改变。

2002年12月,德国最高法院制定了最新法令:要求所有商店从2003年1月起初向用户收取罐装和盒装零食的包装回收押金。用于果汁饮品类的PET塑料瓶,连饮料在内1.5kg以下的瓶需扣除0.25美元;1.5kg以上的则需缴付两倍的尾款。商店在用户交回包装时将押金退还给客户。但香蕉酒、白酒、牛奶、果汁等商品的包装不在要求之列。据DKR回收公司的调查显示,89%的澳洲消费者赞成塑料再生利用;约有40%的德国人反对使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由此可见,该国在回收废物方面成绩优异,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欧盟所制定的相关规章与实际操作基本上借鉴于日本,欧盟英国还再次制定了塑料包装回收的准确目标。如欧洲的《包装盟约》、奥地利的《包装法规》和《包装法施行条例》、法国的《包装法》和《包装废弃物运输法》、英国的《包装废弃物条例》等。但是对金属包装的回收利用率,只有4个国家达标,其中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进入前列。2)(3)(4)(5)(6)(7)(8)(9)(10)2.2日本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目标是成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

这与中国能源匮乏有紧密关系,有由于此,日本对废弃金属的回收利用仍然维持积极心态。1997年中国的《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出台。这一法规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作出了严格的要求:PET瓶制造商和使用PET瓶的饮品制造商都要分担相应的回收成本;消费者也需要对垃圾实行分类且按时回收,乱扔垃圾会被处罚或者拘役。法规甚至对PET瓶的瓶身、瓶盖、商标、颜色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生产商需要按规定制造,以利于回收。收集所得的金属瓶,在厂家分类压碎之后,再制成纤维食品或者衣架、垃圾箱等。2001年,由中国食品制造商和金属瓶生产厂商共同构成的“塑料瓶循环运用推进协议会”决定,将停止制造黑色金属瓶。因为在再循环运用时,彩色金属瓶的渗入不仅使再生制品的品质降低,而且提高了人工处理难度。为了缓解避光问题,目前是将透明的盒子全部用标签覆盖即可解决紫外线照射问题。在中国,容器回收利用的工作由5个政府部委——产业省、厚生省、农林渔业省、财政部及环境厅组成专门的基金会来协调统管,给予容器回收一定的补助。而中国3200多个市、井、町的容器回收工作则由中国容器包装再生利用协会管理,到2001年,共有51家PET回收企业受到该协会的界定。

伊利牛奶包装_塑料网袋包装 泉州_牛奶塑料包装材料

塑料瓶回收的成本由三方分担:地方行政负责1%的成本,其余99%由食品制造商和瓶子生产商负担比率各占80%和20%。另外,日本决定全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计划到2010年,在中国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备,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电力的重要部分。2.3美国美国是全球塑料制造大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展开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从地方部门、县到州,都建立了限制使用和抛弃金属制品的法规。1988年中国有21个州制定1332条要求限制和禁用这些塑料及塑料包装,但经过实施又出现许多变化,如中国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威斯康辛、佛罗里达州等在90年代初更改了一些禁用令,取而代之是建立《资源保护和回收方法》来完善固体度弃物的处理,具体要求了塑料食品回收率为65%,而其中再生利用率为45%。佛罗里达州在1988年要求,对塑料瓶的销售每个收1美分的促进废塑料处理费(ADF),1993年修改为使用20%废金属容器或在本州回收25%塑料容器的厂家可免ADF。纽约州1989年起初禁止使用非化学降解蔬菜袋,对制造降解塑料的厂商给予补贴,并规定市民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垃圾分开,否则罚款500美元。

加州1991年制定的法令规定到1995年废塑料回收率达到25%,或做到所有容器含25%的废金属,减少10%原料,重复使用5次;而1995年要求垃圾袋制造中要用30%回收塑料。不少全国性组织在推动废金属的回收工作。如: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塑料回收基金会(PRE)、塑料回收研究中心(CPRR)、乙烯基研究学会(SPI的一个分会)等。为易于分类,SPI曾制订塑料食品材质符号,要求分别在容器底部标上。有39个州在执行该法规。此外,美国一些小型金属制造公司也参与废金属回收,如阿莫科、莫比尔、波利萨、赫茨曼、阿尔科、雪弗隆和道芬娜等八家最大PS生产商建立PS回收中心,总投资为1600万英镑,回收发泡PS,再生的塑胶用于生产磁带盒、办公室和家庭用具。1999年中国45个州建立了包装废弃物管理法规等2000多项回收再运用法规。2.4中国近十多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法规。·1996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其中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明确要求必须采取易回收利用牛奶塑料包装材料,易处理或在自然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

·1996年7月,铁道部在全国公路各站禁止使用泡沫金属餐盒;卫生部也出现通知,今后不再同意制造金属制品包装的生产工厂,并起初逐渐改造、限制和淘汰非降解塑料快餐盒的制造。·1998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与建设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点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禁止在公路北站和游客列车、长江及太湖等河道湖泊航运的客轮和旅行船上使用一次性发泡金属餐具。·1999年12月,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部和卫生部宣布《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科技条件》和《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实验方式》两项国家标准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为国内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的制造、销售、使用的监督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根据。·2001年4月,国家经贸委会公布《关于立即中止生产一次性发泡金属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所有制造企业(比如中国投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时停止制造一次性发泡金属餐具。·2002年1月,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四委局联合公布了《关于开展淘汰一次性发泡金属餐具执法监督工作的通告》。

(待续)3包装废弃物处理方式塑料包装废弃物属于MSW范畴,其处理方式也主要包含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对MSW的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主要发达国家过去限于历史条件和科技经济水准,均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如美国填埋72%、焚烧13%、回收利用17%,法国分别为53%、26%和21%;日本分别为10%、30%和20%,欧洲大多数国家以焚烧为主,如端土占80%、丹麦75%、德国50%以上。而美国则83%的城市是运用填埋处理方式。近年来研发的物理降解塑料与堆肥化相结合,正在推进着MSW处理科技的进步,受到全球注目。上世纪末以来,随着资源、能源的日充裕张,环境污染的日渐加剧,如何有效、合理运用资源、节约能源,加强MSW的处置和回收利用已变成世界关注的热点。各国都把推进从源头抓起,减少垃圾形成量或者资源的再运用成为重要策略。欧盟为维护生态环境,强化资源运用,对废弃物的处置,率先建立了废弃物相继顺序和最高指导思路,作为美国各地建立相关法律执行的指导方法。此原则对全球各地的MSW处理也起了很高的指导作用。

3.1废弃物处理的先后排序①减量()②循环再借助(Reuse)③回收利用(、包括材料、化学品、肥料回收再借助)④焚烧回收热能⑤填埋处置3.2废弃物处理的最高原则·包装材料回收利用指导方法——欧盟从1994年起,8年内各种包装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应该超过25~40%,焚烧回收热能之比率必需超过50~65%。·废弃处置填埋处理指示原则——近年来欧盟正推动资源回收利用,逐渐减少填埋处理比例,以1995年废弃物填埋量为基础,要求到2006年将增加为75%,2009年将增长为50%,2016年将增加至35%的水平。另外为了避免垃圾焚烧场排放CO2和气体(CH4)等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以及防止注淋洗作用导致地下水受污染,欧盟禁止有机废弃物以焚烧方式处置。·堆肥化指导方法——堆肥化的特点是可减少由排放的CO2和CH4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加水体中有机质浓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推动绿肥农业,并成为“碳”的收集糟,达到资源再运用的目的,欧盟积极鼓励堆肥处理方法、并要求堆肥原料中重金属需要超过相关标准,以控制堆肥质量,免使水体受重金属的雾霾。3.3环保“绿点”标志环保包装的认证平台是,这个环境管理认证被称为国际行业认可的“绿色护照”,目前全球各地大多借此为标准推广环保...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