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原料疑似被经销商“掉包”换成国产原料

   发布日期:2023-02-16 14:09:3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80    评论:0    
核心提示:进口原料疑似被经销商“掉包”换成国产原料,近期多家国货美妆品牌“翻车”传闻沸沸扬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UN***IN优*颜事件看起来不仅仅是原料“掉包”危机,也是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的一次正面品质碰撞,反映出的是大众对国产原料品质的焦虑。从这一视角上来说,国内的原料企业在品质的管控上还需要给国内的消费者更强的信心。化妆品原料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所以不管是品牌方还是生产企业都要对原料做严格的甄别。

进口原料疑似被销售商“掉包”换成国产原料,近期多家国货美妆品牌“翻车”传闻沸沸扬扬,在社交平台引起质疑。

风口浪尖的品牌UN***IN优*颜在小某书公布即将回应,表明由于工艺必须及国际供应商交货周期等问题,确实将原进口原料供应商更换为了进口原料供应商,但是经过加强检测,国产原料可比肩甚至优于进口原料。

伴随该风波的发酵,更多相关疑问导致了公众关注,“被替换原料企业能发现吗?”、“国产原料效果真的可以媲美进口原料?”、“企业能否进行原料质控?”等等。

“掉包”乱象

原料的品质决定了产品的质量,采购及质控问题仍然以来都是企业关注的对象。为了利益,部分销售商也许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真假混卖、违法添加,除了原料商信誉筛选外,企业也需要设立原料的验收质控标准,及时发现异常导致风险。国内化妆品企业开发试制样的原料采购和陆续制造大批量采购原料两个过程一般由不同的部门/职员负责,采购渠道、交付和验收方式等存在不一致的情形。目前大多数制造厂家或品牌公司对原料的质控能力较弱,对于构建并执行各原料的验收指标及验收流程存在困难。有些是由于检验测试相关设施不齐备,有些有相关设施但受限于工作量较大,无法对每一批原料都进行质控,这可能就给“掉包”行为埋下隐患。

现在化妆品市场大多数企业抑或依赖原料公司的自律性来推动原料的质量稳定,但这远远不能保证产品的作用性、安全性,更无法保证相关责任企业的权益。

“国产”与“进口”之争

UN***IN优*颜事件看上去不只是是原料“掉包”危机化妆品包装行业,也是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的一次正面品质碰撞,反映出的是大众对进口原料质量的焦虑。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内的原料企业在质量的管理上还必须给中国的消费者更强的自信。

包装木箱需求行业_包装子行业_化妆品包装行业

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之间,针对原料质量,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客观评判:1、原料的技术指标;2、原料的作用性能;3、原料的安全性;4、不同批次原料的质量稳定性。在品质保障的前提下,从单位价格、运输费用、采购周期等角度来看,其实国产原料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功效与安全才是兵家必争之地,依靠概念与故事非持久之计。

质量为本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决定产品的质量,所以不管是品牌方抑或生产企业都要对原料做严格的识别。

化妆品原料可以大致划分为常规原料(比如基质原料、辅助原料等)和作用性原料。针对常规使用的原料,多数品牌方都有自己的质控要求,针对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会进行资料审查及抽检,根据结果判定是否依照技术指标或者各批次的一致性。

对于关键的作用性原料,则质控会变得严苛,在作用和安全之间必须找到平衡点。功效原料的质控包括常规的理化指标和关键的风险物质管理化妆品包装行业,抽检频次相对也会更高。

筛选与检测

随着法规的健全和管控逐步完善,化妆品企业的品质模式建设也在快步发展。对于原料供应商,筛选与淘汰日渐成为责任相关企业的日常管理机制。原料商库的构建往往会考察原料实际制做厂的器材场地、技术素质及管理机制等,比对进口与国产原料的用途特征并综合考量成本管理及周期等等其它原因。

在原料筛选及日常监测中,除了对原料商进行资料审查、实地走访,检测也有必要的管控方法。原料检测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原料比对和选用的平台质控评价:

质量标准:外观、常规(水分、pH、固含量、晶形结构、形貌等)、纯度、杂质、稳定性、包装兼容性、贮藏等;

安全性:微生物、重金属、安全性检测、毒理学测试、风险物质筛查、过敏原筛查等;

包装木箱需求行业_包装子行业_化妆品包装行业

功效性:体外作用试验、人体功效实验室、其他作用性实验。

费用相对较高,周期长。

二、日常批次间一致性比对:

该类检测可以选择基础项目及个别关键指标进行,费用较低,周期短。

化妆品登录人/备案人针对产品质量规定的观念觉醒,会随之推进原料商日益合法合规,促使产业健康发展。

 
标签: 化妆品 进口
 
更多>同类包装新闻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7-2020  中网互动包装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1

工商网监标识